“电玩成瘾”被世卫组织列为精神疾病,相关专家呼吁:预防孩子电玩成瘾需要从小做起,建议家长们更加重视,做好关于这方面的教育与宣传,在日常生活中呼吁家长们适时放下电子产品,多陪伴、多沟通、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正确的使用电子产品,避免过度的沉迷。
相关专家还指出,现代社会不免会接触电子产品,“机不离手”情况普遍,加上不少人都会通过电玩游戏缓解压力,过分沉迷电玩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及社交问题。随着电玩游戏在现今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近年更在国际上发展为竞技运动,社会有需要正视“电玩成瘾”问题,但也不要过分敏感地给打电玩的儿童及青少年贴标签。
因“电玩成瘾”自有诊断标准,需由专业人士作出诊断。若青少年合理安排电玩和上网时间,分清游戏与现实世界,电玩也是一个娱乐及社交工具。
澳门有不少双职工家庭,父母往往因为工作忙碌,陪伴子女的时间变少,容易忽视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少家长为让小朋友好好进餐或者安静下来,都会拿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给小朋友当“电子奶嘴”,导致小朋友从小开始接触电子产品。久而久之,变成习惯,甚至小朋友对电子产品产生沉迷、依赖,影响到小朋友的生活作息,更对他们的专注能力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专家表示,儿童及青少年是电玩成瘾的高危人群,要解决相关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参与。她建议澳门当局通过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接触来提升家长在子女教育事务方面的参与度;针对“电玩成瘾”问题,为家长开设相关课程,让家长了解成因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并处理子女“电玩成瘾”,营造健康的社会风气。
父母作为子女最亲近的人,也是子女人生中重要的启蒙学习对象,应该以身作则,按照子女年龄,采用不同方式。如针对年纪较小的子女采取限制打电玩方式,待其稍为长大后,通过讨论、协议,双方制订合理规范并执行。
BBunion国际早教:父母还可以与子女讨论使用电子产品、打电玩的相关议题,让子女懂得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分配时间,避免过度沉迷电玩,同时还能增进亲子之间关系。